浮海孤臣

明朝嘉靖年間,由于朝廷實行海禁政策,使繁榮于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中斷,靠海上貿易為生的商販被視為非法,便淪為海盜,與流竄于中國東南沿海的來自日本的倭寇勾結在一起,形成倭亂,給中國沿海百姓帶來長期而又嚴重的災難。寧波書生蔣洲對倭患的起因有著深刻地了解,為了平息這多年之患,不顧個人安危和得失,以其士大夫的責任與擔當,向當時擔任浙直總督的胡宗憲請纓,要去招撫倭寇的首領王直,從根本上杜絕產生倭患的根源,以造福百姓、永固海疆。在胡宗憲的努力下,朝廷同意委派蔣洲出使日本。蔣洲歷經千難萬險,找到了王直,終于勸說其歸附朝廷,并承諾開海禁,允互市,但朝中那些反對海上貿易的臣工,頑固保守,認為祖宗的法令不可改,要堅持禁海,對倭寇堅持要剿不要撫,要戰不要和。在浙江巡按使王本固的施壓下,浙江總督胡宗憲不得不違心聽任王本固處斬了已歸降的王直,而為保王直回國自愿充當人質的蔣洲也因此被倭寇所害,重新開辟海上絲綢之路的一絲希望破滅了,東南沿海又陷入更加慘烈的倭亂中……